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联新工业区 unopened@icloud.com

精品项目

91 名运动员退役转型职场:上海政策护航开启人生第二赛道

2025-06-18

6 月 10 日,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举行了一场特别的退役仪式,91 名优秀运动员正式告别赛场,奔赴人生新征程。这是上海连续第九年为退役运动员举办专场仪式,标志着这座城市在运动员职业转型领域的系统性探索进入新阶段。

91 名运动员退役转型职场:上海政策护航开启人生第二赛道

一、转型背后的制度创新

上海市体育局近年来构建了 "政策保障 + 技能培训 + 实践实训" 的立体化服务体系。2025 年最新推出的 "运动员入校实训" 计划,通过与普通学校、体育院校联动,为 38 名退役运动员提供了体育教学、训练管理等岗位的实战机会,帮助他们积累教育行业经验。同时,与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的定制化课程,涵盖公文写作、职场沟通、体育产业趋势等实用内容,已累计培训超 300 名退役运动员。

二、冠军的转型样本

体操世界冠军范忆琳的经历极具代表性。这位 24 岁的运动员在 19 年职业生涯中斩获多项国际赛事金牌,东京奥运会的遗憾未能阻挡她前行的脚步。通过参加体育局组织的职场礼仪培训和岗位实习,她逐步适应了从运动员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。目前,即将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的她,已收到多家体育机构的橄榄枝,计划将运动生涯中培养的专注力和抗压能力转化为职场竞争力。

更多转型案例展现出多元化路径:自行车运动员徐超转型为上海队教练,助力国际自行车联盟世培中心亚洲分中心落地;射击运动员刘宸隽凭借专业技术成为特警精英;游泳运动员朱颖文则在高校执教十三年,培养出百余枚大学生赛事金牌得主。

三、政策护航的上海模式

《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》的实施为运动员安置提供了法律保障。目前约 70% 的退役运动员通过组织安置进入体育系统、教育机构或国有企业,30% 选择自主择业。值得关注的是,因上海出台留队教练员专项补助政策,近年主动选择留在运动队或体校的人数逐年递增。

市体育局人事处刘志远介绍,2025 年通过 "理论培训 + 实践考核" 的双轨制培养,已有 85% 的参训运动员通过职业技能认证。这种 "体育精神 + 专业技能" 的复合培养模式,正成为上海运动员转型的核心竞争力。

四、体育精神的职场延续

退役仪式上,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发言引发共鸣:"体育教会我们的不仅是金牌,更是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持续奋斗的信念。" 这种精神正在职场中延续 ——2024 年退役的雪车运动员邵奕俊,将冬奥备战中的抗压能力运用到企业管理岗位;乒乓球运动员尚坤把团队协作经验转化为创业公司的运营智慧。

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在致辞中强调:"运动员的退役不是终点,而是人生新赛场的起点。上海将持续优化服务体系,让每一位退役运动员都能在新领域发光发热。" 从竞技舞台到社会各界,这些曾经的赛场骄子正在用行动诠释:体育精神永不过时,人生赛场永远有新的冠军等待书写。

必一运动官网

这场仪式不仅是 91 名运动员的职业转折点,更是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生动注脚。当体育精神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华丽转身,更是一座城市对人才价值的深度挖掘与长远布局。